这期间的重要变化因素是气温和水温从严寒的冬季低温期逐步回升,但气温和水温的回升速度是不同的,气温回升的快,水温回升的慢,有滞后现象。气温超过水温,这样的养殖池内水的中上层和底层就形成了水温差异,形成水温分层。经测量,扇贝笼1米到3米的水深处温差为1度~2度。水温高的水密度小,比重小,导致上层水一直在上层,扇贝笼不能和底层的水通过上下对流进行交换,结果扇贝赖以生存的底层水成了“死水”,从而导致上层水充足的溶解氧不能通过水的上下对流输送到底层扇贝笼。
再加上,扇贝在底层活动、代谢和有机物的分解等消耗大量氧气,而又缺乏及时的补充,造成底层区成了低氧区,甚至是无氧区。经检测,这期间底层水的溶解氧多处在3毫克/升以下。在低氧或无氧状态下,扇贝的代谢水平下降,循环、神经、消化、呼吸等系统的功能受阻,抗逆能力和抗病能力大大削弱。与此同时,嫌气性细菌则大量繁殖,变成有机物的厌氧分解,产生素毒性很大的氨氮、硫化氢等有害物质,进一步加剧了扇贝笼对扇贝的不利影响。因水质恶化,扇贝体质虚弱,各种细菌等病原体会乘虚而入,导致扇贝发病。
为了预防上述情况的发生,要最大限度加大扇贝笼的水体的实际交换量,抓住高潮位时尽可能多的为养参池注入新水,尽量减少昼夜温差,当水温上升时延长流水时间,要经常巡池、必要时派潜水员深入池底检查刺参的活动状态。同利网具提醒您,如发现个别刺参有化皮现象,要及时捞出,并用消毒液浸泡,以防感染其它健康的扇贝。
18663915899